一、發病癥狀
黃瓜病毒病主要由蚜蟲、白粉虱和煙粉虱等刺吸式害蟲通過傷口進行傳毒。一般蚜蟲、白粉虱和煙粉虱等發生嚴重的暖棚,病毒病發生的機率和程度增大。特別是在干旱高溫天氣時也會促使病毒病大量發生或流行。常見癥狀有:(1)葉片出現不規則的褪綠斑紋或濃綠與淡綠相間斑駁。新葉和老葉均為發生,瓜條亦可受害,瓜面上常形成褪綠斑紋或突起,成畸形瓜。(2)上部葉片葉脈保持綠色,有時葉脈間出現水漬狀小斑點,葉肉逐漸變成黃綠色至淡黃色。(3)葉片增厚、葉面皺縮,有時表現為蕨葉或裂葉狀,葉片明顯變小。果實發病后果面出現凹凸不平的瘤狀物,形成畸形瓜。
二、防治方法
1、加強棚室內環境調控。遇到高溫干旱天氣,要及時進行灌溉,有條件的可采用微噴增濕降溫,減少病毒病的發生。
2、切斷傳播途徑。首先,暖棚內中零星出現病毒病植株時,要及早拔除銷毀,減少棚中傳染源;其次,在農事操作中盡量減少機械損傷,工具要及時進行殺菌消毒,減少病毒侵染幾率;第三,每畝懸掛30-40塊黃板防治蚜蟲,每畝掛置20-30片藍板防治薊馬,懸掛于黃瓜上方約10cm處。在大棚或溫室通風口覆蓋50-60目防蟲網阻止蚜蟲、白粉虱和煙粉虱等害蟲進入,切斷傳播媒介。
3、藥劑防治。首先,黃瓜病毒病發病初期噴施6%的寡糖·鏈蛋白可濕性粉劑1000-1500倍液,或8%寧南霉素水劑1200倍液,或20%鹽酸嗎啉胍·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或0.5%香菇多糖水劑300倍液,間隔7-10天噴1次連噴3次;其次,加強粉虱、蚜蟲等傳毒害蟲的化學防治??刹捎?%的啶蟲脒乳油1500-2000倍或撲虱靈(25%噻嗪酮)可濕性粉劑1000-1500倍液或畝旺特(22.4%螺蟲乙酯懸浮劑)1500-2000倍液防治粉虱、蚜蟲和薊馬,每隔7-10天噴1次,連續防治3次。